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人性化」設計到底是在說啥?
所謂的人性化是指......
恩當然不是!!
人性化(humanity)設計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廠商在設計產品時力求從人體工程學、生態學和美學等角度達到完美,從而真正實現科技以人為本的目的』,換句話說,就是「順從人的使用習慣、態度、邏輯等方面的設計模式」,因此是以「人」為核心的思考設計精神,也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對於人性化設計的出現,我們可以將之視為從外觀設計到使用者需求和心理狀態的關注,將科技產品設計的本質更拉上另一個階段,
舉例而言,以重視創新設計的Apple來說,在設計理念上的策略其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
設計>技術,在此設計指的是廣義的設計,包括產品、界面、使用者經驗及「設計策略」。注意設計>技術層面其實包含著人性化設計的意涵,這個方向除了讓「創新」的意涵由原本和科技「技術」相扣連的關係,變成與美感、風格以及融合市場策略等「設計」概念的元素相結合。
這種相關的學門便是「人因工程」,也就是注重人性的特質和科技的方便好用等,所發展而成的,此學門的重點在於設計方便、安全、以人的邏輯為出發點的使用者介面等產品設計,其實最重要的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以產品的易用性和易理解為前提。
以下我們就此概念出發,來介紹人性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我們先就未來對人性化的介面設計會有的想像開始,以下是Mocrosoft XUI concept video,其實可以發現近年來流行的人性化介面多以觸控式螢幕為主的趨勢
影片主題:在電腦上操控實體空間的擺設
影片主題:以紙為介面的概念互動
這個會發光的酒瓶可以自動偵測到顧客的酒杯裡還剩多少酒,這樣服務生就可以知道哪桌還要送酒了
影像留聲機
這個是可以錄製影像的留聲機,但是她為了跟視訊電話作分割,並沒有支援打電話的部分,也就是說...它只能感性的留下你要給家人的話
手腕GPS定位器
手腕上使用的GPS定位系統,旁邊還貼心的設計實體磁性指南針,所以沒電了也可以用!這給特別會迷路或是要找路的人
蘋果概念筆電
將桌面延伸到鍵盤部分的介面設計,這雖然是個概念,不過也很有趣(特此聲明,它不是蘋果自己發表的概念)
iPod touch軍事應用
最近美軍用ipod touch取代很多高貴的儀器,原因是價格比較便宜!而 iPod touch 在戰場上主要的作用,則是負責聯繫資料庫下載重要資訊,以及協助通訊的部份;除此之外,可以即時顯示偵察機拍攝到的敵方影片,同時還可以跟其他戰略位置的情報人員進行視訊。
人性化無所不在
其實,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實在太多,只是各家設計的是否讓消費者喜愛!所以以上就介面設計還有一些產品設計讓大家看到人性化所代表的涵義,當然還有很多漏網之魚。就人性化設計這個部分,早在幾年前手機大廠Nokia喊出的口號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對這樣的宣告我們除了可以視為一種廣告行銷手法之外,我覺得也是一種宣告科技產品設計在面對使用者導向的呼告,由此出發我們可以看到這把火越燒越烈,我很期待將來科技與人性的結合可以讓我們的科技觸覺延伸到甚麼境界,就讓我們一起好好觀察吧!
最後 給大家看一個很酷的影片 World Builder ,很科幻片的風格,我只能說 我也好想要手上那個觸控電腦唷....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設計科技新三好
「三好」是哪「三好」?
大家一定聽過4P、4C等應用在行銷方法的縮寫,將這種概念延伸,我覺得就科技設計而言,應該也要有「三好」比較可以稱得上是全方面的好設計呢?
我認為所謂的三好,應該要具備「好看」、「好用」、「好環保」。以下我們就這三個主題來看國內外有甚麼有讓我們驚呼連連的科技設計產品吧!
(Cite:光寶)
E管家
主要是用於監測家中電器的用電情況,e管家主要分為2部分,一個是監控主機,另一個部份則是和家中電器插頭結合的監控器,監控器能將電子產品的資訊傳遞到主機,而使用者就能從主機上掌握家中所有插座有無拔除、電器的耗電量和家中電費度數的計算…等功能。
這個產品得到國內光寶創新獎華人組的最大獎,而且是由國內的學生所獲得唷! 我們為他拍拍手
它的組成是一支電子筆和樂譜本,它們的結合實現了音樂與樂譜(五線譜或簡譜)的輕易轉換。按下電子筆上端的按鈕,它便可記錄聲調,隨後將電子筆插在樂譜本 上時,音調轉就轉換為樂譜,樂譜本可以根據樂譜演奏出和諧的聲音。同樣,專業音樂人用電子筆在樂譜上創作時,樂譜就可轉換為音樂,提高了作曲者的創作效 率。它還內設了幾種樂器的聲音,可根據用戶的喜好和需要使相同的樂譜變奏出不同的聲音。
LED Cellphone: Simple And Cheap
這款手機可是沒有螢幕的唷!這款由中興通訊與揚州大學合作設計的LED Cellphone,便是以LED取代了傳統螢幕,所有的撥號或是簡訊都是靠LED的感應,重點是它很省電,只要僅需兩顆AAA電池 ,也可透過USB充電。
P.U.M.A. (Personal Urban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通用跟Segway 研發的電能兩人小車,只有兩個輪子而且更省錢,最高時速35公里,一次可以跑35公里,很適用於都市使用。
I Pod shuffle 第四代
不可免俗的,我們還是要講一下關於i pod ,在前陣子(2009/3/11)蘋果出了新一代的shuffle,它除了外型比前一代的小一半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它可以說話!
新一代shuffle內建的VoiceOver語音功能可幫使用者唸出歌名、表演者與播放列表名稱,它會的語言多達14種,現在,當使用者忘記某一首歌曲的名稱或是表演者的姓名時,只需按一下按鈕,iPod shuffle就會直接告訴你。iPod shuffle甚至可以告訴玩家一些狀態資訊,例如:剩餘的電力。最多可容納1,000首歌曲,所有控制開關都已移到耳機線,缺點是你只能用她的耳機,因為它所有的控制鈕都在耳機線上,或是你必須買個轉接線。
The Glassy Glassy Mobile Phone Concept
此款手機是由東京設計師Mac Funamizu設計,特色是使用觸控性的面板螢幕而且全部使用透明化的設計,並且可以設定成個人化的桌面改變整隻手機,這麼漂亮的手機我也好想要!
Ripple Headset
對大部分的女生來說,耳掛式的藍芽耳機造型可能並不時尚,因此designer Ilya Fridman為了女生特別設計的波紋耳機,讓耳機可以融入服飾之中而且不被發現,另外她也可以做為一個MP3波播放器,只要轉個面就可以了!
醫療休息室比起典型藥房來說更像酒吧?這就是布朗教練服務醫療概念打算提供-它不僅會將您的藥品的選擇,它也將保持同步到您的病歷和處方的醫生的辦公室,通過GSM或Internet連接,建立一個個人資料數據庫,從你的家庭的醫療記錄的範圍從疫苗放映,牙醫訪問,醫療任用等。另外,它也會為了健忘的您提醒日常依療劑量和未來的一定會的健忘欣賞能力的布 勞恩科利華服務醫療教練設置提醒日常醫療劑量,這是一個概念,但確實是一個有用的醫療日記。
Apple Slim Mouse
雖然過去很多人在蘋果周邊的產品發揮創意,但是對於滑鼠好像就興致缺缺。設計師Tryi Yeh所設計的新超薄滑鼠依靠藍芽連接某一特定蘋果機,並能夠之間切換軌跡球( 400dpi )和激光( 1600dpi )與微觀調整,根據個人品味可以自由選擇外觀是鋁製或塑料製。
新加坡設計師Dennis Han 將現代化的互動性元素加入他的存錢筒設計中,將大家的消費慾望明確用鑽石表達,撲滿內部裝置感應器,可偵測硬幣的數量,硬幣越多,外殼上由LED顯示的虛擬鑽石也會長的更大顆,以前都是小孩在使用的存錢筒,可能更適用於金融風暴下想把錢綁在身邊的大人吧!
好設計就是趨勢
在這一季的設計雜誌Ufun中,我看到一篇專欄,寫到「設計就是在創造價值,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關鍵工具,而不僅是美學問題」換句話說,現在的產品著重在「好看」之外更要「好用」,好的設計掌握這兩點,就可以創造極大的價值,但是「好看」跟「好用」這兩者從以往就各有不同的擁護派,有某些設計師認為功能性應大於裝飾性,設計本身必須要有滿足特定需求'的功能,以滿足生活中便利性的要求。
就這點德國設計大師Konstantin Grcic認為"功能與造型二者之間比較像是兩個不同的設計途徑,而非熟輕熟重的絕 對關係。設計不必被誇 大成一種「藝術」,但是也不必自我貶抑到純粹的工具層次,經典的設計品不見得功能強大,但是由於強調美感的自然傾向,而成為經典,設計的目的是為提供人們更好的使用經驗,造型優異是滿足這項目標不可或缺的條件。"
或許就以上的談話中,設計師們對於好用和好看的取量已經有一種「中庸」的平衡點共識。
另外,以上的新科技設計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元素已經深深嵌崁入設計師的腦中,或者說已經成為一種風潮趨勢;另外一方面,「好環保」的設計元素也是全球趨勢影響下所著重的特點,現在除了表現在功能的設計上,也成為一種設計的雛型架構,以後我們將就「好環保」這個主題在就深入的討論。
這次給各位帶來的設計產品有些可能只是概念產品,並沒有實際在市面上販賣,但我覺得可以就設計層面看到現在科技趨勢的本質和概念,以及未來的變化和方向,給各位一個不同的思考和刺激,希望大家喜歡。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設計與科技的關係
設計與科技的關係當冷冰冰的科技遇到無限延伸的創意設計時,是讓科技變得更人性化?還是成為行銷的另一種手法? 不論是蘋果的經典商品iPhone、iPodtough或是國內品牌acer的Eee PC S或近來異軍突起HTC Magic Lab的HTC Touch,都以方便獨特的介面設計或是簡潔具時尚感的外觀給予消費者在不同的驚艷感受。
此現象除了表示容易人們被精巧有趣且具美感的設計外型吸引之外,都可以發現「設計」踏入了科技的場域中與之交融成另一種風貌,這股力量除了代表人們對科技生活的期待已經不限於「實用」,更希望藉由「科技」感受到生活的美感與自我風格的塑造
就設計史(引用自創意觀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人們總是在要求「方便、實用」之後要求美感設計,「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故目前出現了設計創新等新名詞,就文中對設計創新的概念解釋,它不單單只是科技導向或是市場導向的創新,而是更深層的導入以設計語言,作為一種生活風格的塑造,就此我們可以了解設計科技所代表的內在意義可能遠超乎我們所想像,不僅是內化入我們對社會趨勢的感知之中,更外化在日常生活的品味和產業轉型的另一種契機,更有可能的是,它將轉變以往科技產品使用的邏輯進而改變社會文化的面貌,隨著科技產品的大眾化,讓一般民眾也可以享受到平價設計的美好(當然,某部分產品還是相當高價的,像是某種水果商標那家)。

設計、科技、人性的三方交融
過去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在選擇電子產品時我通常選擇的條件順序如下: 設計性,實用性,價錢,當然偶爾這樣的順序是會依照情境改變的,但是曾幾何時我已經將「設計」納入選購的基本門檻之中,對一般電子產品功能沒有特別要求的消費者(像是我),認為基本上很多電子產品都是大同小異,因此決勝負的關鍵在於產品本身的設計感,也就是說我們買的不只是科技本身,還有「設計」,在此之中我不禁思考我的選擇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首先是基於流行所做的選擇嗎?或者是設計本身能夠滿足自我風格的塑造呢?
就此思考而言,我覺得一項好的設計不單單只是強調裝飾性或是另類的行銷手法或是感官體驗,而是人們器物、資訊流動方式以及當地生活需求的三者交互影響下的產物,不論是目前強調易用性(usability)的使用者導向科技產品,或是強調環保的太陽能節能產品,亦或是強調獨特性的客製化科技產品,都能看出設計已經不只是與科技對話,而是加上人性的三方交融,不論是出於社會環境中對環保、時尚、品味,文化、個人享樂主義等意識形態或需求的崛起,或是只是科技產業在發展到極致後所衍生出的美學經濟影響,不論那個角度來看,科技與設計的結合,正堂而皇之的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改變我們的世界的認識。

趨勢中 我的觀察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是該歡欣鼓舞的享受美好的科技產品還是思考之中背後的帶出的深刻意涵?
就我個人而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因為科技不論以甚麼樣貌呈現,都應該與生活緊密連結並相互影響的,基於這樣的人本概念,我認為科技不只是科技本身,而是複雜的環境、人文、經濟、人文、社會等多元因素所影響的,在生活中享受科技,在科技中體會生活,兩者環環相扣。
科技與生活的關係經由設計加以扣連,表現在這幾年科技產品,由以往功能導向轉向設計導向著力點的轉型,許多分析家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科技趨勢,故針對此現象作一些小小的觀察與評論。 這是此Blog想關注且討論的部分,另一方面,本站也做為此學期選修課程「資訊科技趨勢分析」的一個分析記錄與思考,希望閱讀後各位能夠給予指教和建議。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網站內容介紹-科技與時尚設計的共生關係

在風格社會中現代人消費科技產品除了是追求自我風格的表現
也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於是生活質感的追求觸角
延伸到科技產品還有網路世界中
不論是追求外型的設計感或是以品牌相結合後的科技產品
都明白的表示設計堂而皇之的走入科技領域
兩者交相融的結果
不只是產生龐大的時尚商機
也改變了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觀感和生活方式
智慧型手機外觀炫目的造型 小筆電鑲上了來自歐洲的華麗水晶
或是揉捏入網頁之中
在一頁頁華麗炫目的flash裡
給予使用者無限的驚奇還有品牌感知
科技似乎變成另一種代表生活品味的配件 一種風格標的
拿在手上 放在咖啡廳中
用的 看到 接觸到的
讓奢華 變成實用之外的另一種科技趨勢
方便 實用 快速 這是基本科技配件的要素
獨特性 個人化 量身訂作 不再是貴族的享受
兩者相乘 到底能給予現代人的科技感隻帶來多大的影響
這是我希望
藉由這個網站深入了解並加以探討的
聰明積極的業者和挑剔狂熱的時尚科技消費者
在挑剔的指尖與吸引眼球產品之中
發現了時尚設計與科技的關係
此網站希望能就時尚設計與科技兩者交聯的現況 作一個概括性的報導與評比
希望各位能夠喜歡
p.s. 大眾奢華一詞出自此文 給各位做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