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設計科技新三好


「三好」是哪「三好」?

大家一定聽過4P、4C等應用在行銷方法的縮寫,將這種概念延伸,我覺得就科技設計而言,應該也要有「三好」比較可以稱得上是全方面的好設計呢?

我認為所謂的三好,應該要具備「好看」、「好用」、「好環保」。以下我們就這三個主題來看國內外有甚麼有讓我們驚呼連連的科技設計產品吧!


(Cite:光寶)

E管家


主要是用於監測家中電器的用電情況,e管家主要分為2部分,一個是監控主機,另一個部份則是和家中電器插頭結合的監控器,監控器能將電子產品的資訊傳遞到主機,而使用者就能從主機上掌握家中所有插座有無拔除、電器的耗電量和家中電費度數的計算等功能。

這個產品得到國內光寶創新獎華人組的最大獎,而且是由國內的學生所獲得唷! 我們為他拍拍手


(Cite:光寶)
博樂

它的組成是一支電子筆和樂譜本,它們的結合實現了音樂與樂譜(五線譜或簡譜)的輕易轉換。按下電子筆上端的按鈕,它便可記錄聲調,隨後將電子筆插在樂譜本 上時,音調轉就轉換為樂譜,樂譜本可以根據樂譜演奏出和諧的聲音。同樣,專業音樂人用電子筆在樂譜上創作時,樂譜就可轉換為音樂,提高了作曲者的創作效 率。它還內設了幾種樂器的聲音,可根據用戶的喜好和需要使相同的樂譜變奏出不同的聲音。


(Cite:光寶)
LED Cellphone: Simple And Cheap

這款手機可是沒有螢幕的唷!這款由中興通訊與揚州大學合作設計的LED Cellphone,便是以LED取代了傳統螢幕,所有的撥號或是簡訊都是靠LED的感應,重點是它很省電,只要僅需兩顆AAA電池 ,也可透過USB充電。

P.U.M.A. (Personal Urban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通用跟Segway 研發的電能兩人小車,只有兩個輪子而且更省錢,最高時速35公里,一次可以跑35公里,很適用於都市使用。



(cite: Apple)
I Pod shuffle 第四代

不可免俗的,我們還是要講一下關於i pod ,在前陣子
(2009/3/11)蘋果出了新一代的shuffle,它除了外型比前一代的小一半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它可以說話!

新一代shuffle內建的VoiceOver語音功能可幫使用者唸出歌名、表演者與播放列表名稱,它會的語言多達14種,現在,當使用者忘記某一首歌曲的名稱或是表演者的姓名時,只需按一下按鈕,iPod shuffle就會直接告訴你。iPod shuffle甚至可以告訴玩家一些狀態資訊,例如:剩餘的電力。最多可容納1,000首歌曲,所有控制開關都已移到耳機線,缺點是你只能用她的耳機,因為它所有的控制鈕都在耳機線上,或是你必須買個轉接線。



The Glassy Glassy Mobile Phone Concept

此款手機是由東京設計師
Mac Funamizu設計,特色是使用觸控性的面板螢幕而且全部使用透明化的設計,並且可以設定成個人化的桌面改變整隻手機,這麼漂亮的手機我也好想要!


(cite:likecool)
Ripple Headset

對大部分的女生來說,耳掛式的藍芽耳機造型可能並不時尚,因此
designer Ilya Fridman為了女生特別設計的波紋耳機,讓耳機可以融入服飾之中而且不被發現,另外她也可以做為一個MP3波播放器,只要轉個面就可以了!

(cite:likecool)
Braun Clever Care Medical Coach

醫療休息室比起典型藥房來說更像酒吧?這就是布朗教練服務醫療概念打算提供-它不僅會將您的藥品的選擇,它也將保持同步到您的病歷和處方的醫生的辦公室,通過GSM或Internet連接,建立一個個人資料數據庫,從你的家庭的醫療記錄的範圍從疫苗放映,牙醫訪問,醫療任用等。另外,它也會為了健忘的您提醒日常依療劑量和未來的一定會的健忘欣賞能力的布 勞恩科利華服務醫療教練設置提醒日常醫療劑量,這是一個概念,但確實是一個有用的醫療日記。




Apple Slim Mouse

雖然過去很多人在蘋果周邊的產品發揮創意,但是對於滑鼠好像就興致缺缺。設計師
Tryi Yeh所設計的新超薄滑鼠依靠藍芽連接某一特定蘋果機,並能夠之間切換軌跡球( 400dpi )和激光( 1600dpi )與微觀調整,根據個人品味可以自由選擇外觀是鋁製或塑料製。


(cite: colorflot)
Plant A Diamond 存錢筒

新加坡設計師Dennis Han 將現代化的互動性元素加入他的存錢筒設計中,將大家的消費慾望明確用鑽石表達,撲滿內部裝置感應器,可偵測硬幣的數量,硬幣越多,外殼上由LED顯示的虛擬鑽石也會長的更大顆,以前都是小孩在使用的存錢筒,可能更適用於金融風暴下想把錢綁在身邊的大人吧!


好設計就是趨勢


在這一季的設計雜誌Ufun中,我看到一篇專欄,寫到「設計就是在創造價值,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關鍵工具,而不僅是美學問題」換句話說,現在的產品著重在「好看」之外更要「好用」,好的設計掌握這兩點,就可以創造極大的價值,但是「好看」跟「好用」這兩者從以往就各有不同的擁護派,有某些設計師認為功能性應大於裝飾性,設計本身必須要有滿足特定需求'的功能,以滿足生活中便利性的要求。

就這點德國設計大師
Konstantin Grcic認為
"功能與造型二者之間比較像是兩個不同的設計途徑,而非熟輕熟重的絕 對關係。設計不必被誇 大成一種「藝術」,但是也不必自我貶抑到純粹的工具層次,經典的設計品不見得功能強大,但是由於強調美感的自然傾向,而成為經典,設計的目的是為提供人們更好的使用經驗,造型優異是滿足這項目標不可或缺的條件。"

或許就以上的談話中,設計師們對於好用和好看的取量已經有一種「中庸」的平衡點共識。
另外,以上的新科技設計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元素已經深深嵌崁入設計師的腦中,或者說已經成為一種風潮趨勢;另外一方面,「好環保」的設計元素也是全球趨勢影響下所著重的特點,現在除了表現在功能的設計上,也成為一種設計的雛型架構,以後我們將就「好環保」這個主題在就深入的討論。
這次給各位帶來的設計產品有些可能只是概念產品,並沒有實際在市面上販賣,但我覺得可以就設計層面看到現在科技趨勢的本質和概念,以及未來的變化和方向,給各位一個不同的思考和刺激,希望大家喜歡。




1 則留言:

  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4/8/1idee.html 前幾天看到的新聞!還挺特別的!!

    回覆刪除